南华小学>教师之窗>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爱心育得众花香

2005-05-23    

爱心育得众花香

——记福田区南华小学古丽芬老师

 

今年616日,当古丽芬老师众望所归地被南华小学全体教职员工推举为“师德标兵”时,在热烈的掌声中,该校的教师们又一次把目光聚集于她。

应该说,她的确是平凡的——50岁的年龄,1.50米的个儿,26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不事张扬的个性,还有一直从事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的普通历程,以及普通的穿着、普通的面孔……或许,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她的出现都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

然而,她无疑是出色的——市模范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师德标兵、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育才奖……一顶顶桂冠、不断地加冕于她的头顶:“她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一面旗帜”、“她是我成长中的引路人”、“把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她不仅是我的好老师,还是我的好妈妈”……一声声赞美,不断地出现在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的嘴边。看到和听到这引起,您肯定会相信:无论什么样的班级,因为有了她的培育,都会出现团结和睦、欣欣向荣的朝气。

她叫古丽芬——福田区南华小学现二(2)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走近她,您也许会感受到什么是无私而博大的爱,什么是平凡中的出色,什么是崇高……

 

“教师节里,让我们叫您一声妈妈”

 

每年的教师节,古丽芬老师都陶醉在幸福中:祝福的电话连绵不断,探望的学生接踵而到,深情贺卡雪片般飞来,——古丽芬老师自己说:这是她生命里最幸福的时刻。

2003910日,古丽芬老师像往年的这一天一样,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的祝福,然而,在这些祝福中有一份显得有点特殊:三个不同年级的孩子,用他们积攒的“压岁钱”买了一大束百合和康乃馨,悄悄地摆放在曾是他们班主任的古老师的办公桌上。古老师捧起这束鲜花,拆开了夹在花中的一张贺卡,上面写道:“教师节里,让我们一起叫您一声妈妈”,署名是:“李嘉嘉、范志华、张文”。看着这张贺卡,念着这三个名字,同办公室的老师们与古老师一起,回味着一件又一件往事。

——那是在四年前冬天的一个下午,李嘉嘉刚上一年级的时候,那天,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李嘉嘉却不巧拉肚子,小女孩腼腆害羞,不好意思把情况告诉老师。下课时,古老师发现李嘉嘉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脸却涨得红红的,似乎想哭又不敢哭。古老师走到她的身边,正待询问时,却有一股异味扑鼻而来,古老师明白了:嘉嘉把屎拉到了裤子里。于是,古老师连忙把孩子抱到办公室,打来热水帮她擦洗,拿出随时备好的衣服给孩子换上,以防孩子感冒,并把孩子送至校医室,然后拿起拖把、抹布把教室和有关座椅清洗干净,还撒上了一些香水。

放学的时候,由于李嘉嘉的父母还在归途中,古老师就把孩子先带到了自己家里。

——那是范志华还在读二年级的时候,家境贫寒的他突然患了严重的脚疾,在回到乡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中草药治疗后,未曾痊愈、尚不能走路的志华又随打工的父母来了深圳。古老师深情地接纳了他,并为他做好了付出的准备。多少个早晨,古老师从他父亲手中接过他,然后将其背进教室;多少个课间,古老师搀扶他走进洗手间;多少个傍晚,古老师撑起一把伞,在太阳下、在细雨中,搀着志华等候着接他的刚刚下班的父亲……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傍晚,古教师接了志华父亲需要紧急加班的电话,于,她决定骑着自行车送志华回家,一路上,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面颊和衣襟,而在伞下享受着慈爱和温馨的小志华则感动得流下了泪珠。

——那是半年前的事情了,上二年级的张文是个品学兼优、人见人家的乖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待人有礼貌,人也长得格外精神。参加学校数学和美术竞赛,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班级夺取了荣誉,大家都称赞他。然而,古老师清醒地发现:张文身上潜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弱点:心理素质差,怕失败。一次作文选拔,在得知自己落选后,他的情绪一度出现了很大的波动,甚至无端怀疑老师在进行选拔时有不公平不公正行为。古老师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其家长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分析,并悄悄地为张文制订了一个方案,让他了解自己的不足,引导他在用一颗进取心去追求成功的同时,学会用一个平常心去面对失败,去领会从失败中崛起的意义和价值。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以后,张文不仅意志坚强了起来,人也变的大气了。

……

这一件件往事,令老师们感叹不已。然而,更让老师们津津津有味乐道的是,这三个不同年级的孩子为什么要一起给古老师送上这份节日的祝福呢?

原来,学校曾经组织了一次《我最敬爱的老师》征文活动,李嘉嘉、范志华、徐小佳三人分获本年级一等奖,巧的是,三人文中的主人公竟都是古老师。于是,他们赞叹:是古老师给了他们真情实感:于是,他们相约:教师节里谢“妈妈”。

 

“要给‘特别’的孩子特别的关爱”

 

26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中,古老师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然而,爱学生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要落实在行动上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关爱学生的全部,去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不仅爱那些优秀学生,她同时也爱那些后进学生,她用扎实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要给特别的孩子特别的关爱。

在古老师的眼里,特别的孩子就是那些学习有困难,行为习惯有问题的孩子。

古老师刚接二(4)班时,班里有一位叫熊能的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迟到早退,还喜欢惹事生非。古老师通过细致的了解,才知道他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他一直跟着父亲,继母又在长期患病后刚刚去世。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自暴自弃了。古老师决定尽力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于是古老师主动接近他,发现他没有铅笔,古老师就买给他;发现他不舒服,就带他到校医室;平时还找他聊天,了解他的思想;还组织班委会、少先队中队给他帮助,让他参加各种活动。慢慢地,他把古老师当成了亲人,并在古老师的指点下,逐步改正了把以前的不良习惯,变成了一位让人喜爱的、守纪的好孩子。那学期的期末语文考试他还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也是在那一年,班上有一个叫徐小佳的同学,他的父亲与母亲正在闹离婚,他终日见不到父亲的影子,母亲因受到婚姻变故的刺激,神志有些错乱。家庭的这种状况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变得时而有些狂燥、偏激,时而有些低落、悲哀,学习成绩更每况愈下,打架斗殴也时有发生!古老师看在眼里,心里一阵酸楚。她知道,孩子需要爱呀!于是,她一方面主动与小佳的父亲保持经常性联系,要求其给孩子多一些关爱;一方面要求小佳每天留下来与老师一起谈心、读书、写作业,并用古今中外的故事开导他、鼓励他,放学时再把他送到家里。一个月下来,小佳变得好学明礼了,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D等上升至B等。现在,小佳已经是班上的优秀学生了。

两年前,小小勇还是班上一个出了名的“小懒虫“,除了从来不整理书包,衣服凌乱,有时不系鞋带外,还经常在扫地时借故溜走,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古老师一方面加强了对他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他的书包、衣服、鞋子和手指进行检查;一方面加强了对他的指导,平时,古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扫地,教他整理书包,教他保持桌面清洁,大扫除时,更是把他叫到身边,让他体会到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快乐,慢慢地,他开始有些变化了。

最让刘小勇感动的是:有一天,他有些感冒,感到四肢乏力,在进行大扫除时,有些同学怀疑他又想“偷赖”,而古老师不但没有怀疑和责怪他,还主动承担了他的任务,并把他带到校医室就诊。从那以后,小勇越变越勤快了。

26年来,有多少“特别”的孩子在古老师的特别关爱下得到了健康成长,古老师自己也无法数清楚。然而,最让古老师激动不已的是,这些特别的孩子没有忘记她,每年的教师节、中秋节和春节,她常常能收到这些离开她若干年的孩子寄给她的热情洋溢的真诚祝愿。

 

“人在履行职责和追寻理想中得到快乐”

 

古教师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又总是忙忙碌碌。有一天,她在家里与几个学生连续通电话,于是,女儿问她“妈,您累吗?”古教师笑了笑,说:“孩子,人是在履行职责和追寻理想中得到快乐,就好比一个人驮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虽然有点累,可心头很舒畅”。

古老师从教26年,做了26年的班主任,她深谙:班主任是每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她清楚:小学阶段是一个成长的起步阶段,小学老师是学生基础素质的铺路人。因此,她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班级教学和管理之中,她总是对家人说,这里有她的职责和理想。

说来也怪,古老师带班,不管碰到什么样的班级,让古老师带上一年,准能变成文明班。前年,古老师接了一个在全校出名的“乱”班——三(4)班。为了让班级尽快走上正轨,养成良好的班风,古老师把握课堂这个主战场,开动脑筋,尽量创设更多的教育契机,使学生在入情入理的教育中体验到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此外,她还充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时间,及是把班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来,和学生们一同分析,一同讨论,引导他们学会判别美丑善恶。对行为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做了错事的学生提出要求,寄予希望。渐渐地,孩子们从老师的关爱,自觉地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每个人都有上进心和自尊心,小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赏,希望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古老师恰到好处的抓住儿童的这些特点,在班中实行了班长、组长轮值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学习认真的轮值班长、轮值组长给予优秀班长和优秀组长称号,并将他们的名字写在光荣榜上,奖励红花。对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班长、组长给予帮助,指出做得不足的地方,希望他下次能做得更好一些。这样,孩子们既有机会锻炼自己,为集体尽职,也受到集体的有效约束和监督,从而逐渐改掉了自己的毛病。

古老师还经常性地开展诸如“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等主题班会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学年下来,在古老师的循循善导下,三(4)班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区“文明班”、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优秀班”、“写字模范班”、校广播体操比赛第一名、“学雷锋“黑板报评比二等奖、“快乐的五月”展能比赛优胜集体奖、“庆六一”黑板报评比二等奖……

古老师毫不吝啬地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对待她的学生和班级,然而,对自己,她的爱却是十分吝啬的。近年来,由于患有美尼尔氏综合症,古老师经常头晕,有一次,也许是特别劳累的缘故,她凌晨起床时,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家人将她送到医院,医生说:恐怕要住上十天半月的。可是,三天后,她就回校上课了。还有一次,她晚上八点多患急性胆囊炎住进了医院,经吃药、打针到凌晨三、四点钟后才止痛回到家中,早上七点三十分,她又准时来到了学校。

就这样,古丽芬老师26年如一日,用爱心浇灌着众花,从而换来了扑鼻的香馨和满眼的桃李,同时,她也用自己模范的行动,为我们树起了一杆让人景慕的师德之旗。

 

 

                             执笔:夏建辉

                                  2004719